颗粒复合肥料生产线工艺流程介绍
(1)生产工艺及相关条件
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原料预处理、混合造粒、干燥、筛分、包装等工序。,以及颗粒复合(混合)肥料的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粉碎、混合、造粒(粘合剂)、干燥、筛分-包装成品。
二、相关条件
(1)原料预处理:要求原料肥含游离水在5%以下,使能量破碎至1~2mm一般来说,游离水的粒径为10%~15%,游高酸的粒径为5%左右果不进行预处理,就不能粉碎。当一般钙干燥时,控制材料温度为85~100C,高温会导致普通钙中水溶性磷的退化。钙、镁、磷肥不需要干燥和粉碎
(2)破碎:为了适应原料肥料的不规则粒度变化,需要在生产过程中粉碎几种原料,搅拌均匀,营养一致,不易分离,适合造粒的需要,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
可以选择垂直爪、链等类型。为了达到预期破碎粒度的目的,应注意调整破碎机的速度,破碎粒度太大,搅拌不均匀,容易分离,不易造粒:粒度太小,由于颗粒之间的相互吸附,不易搅拌均匀,造粒困难。
(3)造粒:从广文来看,“造粒”它可以包括任何工艺过程,将原材料或固体混合物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粒度。一般来说,肥料制成可分为喷雾颗粒化和附着造粒。从颗粒成型方法可分为挤压造粒、沸防近颗粒和返料造粒。以固体肥料为基质的混合肥料造粒方法多采用圆盘造粒机和转鼓造粒机,即固体材料之间团聚成颗粒浆料的涂层造粒和挤压渗透。
颗粒复合(混合)肥料生产线的工艺流程
为了获得良好的造粒效果,必须提供适当的液相量。液相量大,容易产生过度粒化,形成大颗粒,液相量不足,颗粒生长不良,成粒率低.高回报率。因此,液相量是物料理化性质的综合反映。如果是喷雾颗粒化和附着造粒,则决定颗粒大小的液相量是确定造粒率的主要因素,是颗粒检测条件和关键因素。